[1]苍金荣,张 华,王 华.梅里埃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在布鲁氏菌鉴定中的局限性[J].现代检验医学杂志,2016,31(04):157-158.[doi:10.3969/j.issn.1671-7414.2016.04.046]
点击复制
梅里埃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在布鲁氏菌鉴定中的局限性(
)
《现代检验医学杂志》[ISSN:/CN:]
- 卷:
-
第31卷
- 期数:
-
2016年04期
- 页码:
-
157-158
- 栏目:
-
论著
- 出版日期:
-
2016-08-10
文章信息/Info
- 文章编号:
-
1671-7414(2016)04-157-02
- 作者:
-
苍金荣; 张 华; 王 华
-
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,西安 710068
- 关键词:
-
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; 布鲁氏菌; 苯丙酮酸嗜冷杆菌; 局限性
- 分类号:
-
R378.5; R446.5
- DOI:
-
10.3969/j.issn.1671-7414.2016.04.046
- 文献标志码:
-
A
- 摘要:
-
目的 对梅里埃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在布鲁氏菌鉴定中出现的错误结果进行总结分析,并探索相应的改正措施,提醒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能过分依赖生化鉴定结果。方法 对2011年1月~2016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血液、脓液、关节腔积液分离的33株氧化酶阳性、泥沙样、疑似布鲁氏菌的G-细小杆菌,采用梅里埃API 20NE快速生化鉴定板条进行鉴定,对得到的错误结果进行分析,并结合布鲁氏菌的生物学特征进行补充试验,以得到正确的鉴定结果。结果 API 20NE生化鉴定板条,误将上述33株菌,2株鉴定为人苍白杆菌,其余31株均鉴定为苯丙酮酸嗜冷杆菌,且ID值=91.5%,T值=1。对这种看似可信度很高的鉴定结果,结合菌落细小、48 h后产生橘红色色素、菌体为G-泥沙样、快速脲酶试验阳性特征,和病人临床症状、接触史及血清学鉴定也证实,上述33株菌均为布鲁氏菌。结论 API20 NE生化鉴定系统,不适合对布鲁氏菌进行鉴定,对疑似错误的鉴定结果,要结合菌落、菌体特点及其它生物学特征和病人的临床表现、接触史及一些辅助实验来确定细菌,过分依赖生化鉴定,会得出错误结果。另外,商家也应补充和完善该鉴定系统,进一步提高API快速鉴定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。
备注/Memo
- 备注/Memo:
-
作者简介:苍金荣(1962-),女,副主任检验师,从事微生物检验及研究。
通讯作者:张 华(1966-),女,大专,主管检验师。
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
2016-08-10